新聞永續健康醫院齊行動,逆轉COVID-19與氣候變遷的雙重危機為轉機

2023-09-01
    2020年地球日(4月22日)主題為「全面行動」。長期致力於環境友善醫療之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無害醫療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呼籲對日益嚴重的全球暖化現象加劇氣候變遷,以及因極端氣候、空氣污染等等因素所導致的健康威脅之挑戰,一起全面行動。

    近期該組織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與氣候變遷危機的關係,提出以下之看法:因棲息地的破壞增加新興傳染病的散播機率、空氣汙染造成的併發症(如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可加成多重疾病嚴重結果、不健全的醫療體系與健康不平等可能使弱勢族群更易受傳染病影響等。醫院是武漢肺炎的第一道防線,面對來勢洶洶的新興傳染病及因氣候變遷所引致之各式健康威脅,建構具氣候變遷調適力的健康體系,才可因應當前的疫情危機,也能回應日益加劇的氣候變遷危機。在世界地球日的今天,全國共有174家醫院超前部署,從環境建構低碳做起,加強新興傳染病防治能力,將迫切的危機轉變成促進改變與行動的契機!

因應氣候變遷 耗能大戶的醫院也要節能減碳
    依據我國經濟部能源局「2019年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報」指出,醫療保健服務業與醫院分別於能源消耗行業與用戶分類中佔了第三名,這是由於醫院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工作場域,治療需要用到大批耗電的醫療設備及藥品等,所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與國際無害醫療組織早於2009 年呼籲,醫療機構應重視氣候變遷的影響。2010年國民健康署招募國內128家醫院共同宣誓,訂出所有醫院的碳排放量到了2020 年要較2007 年降低13%的目標;國民健康署並自2017年起,將節能減碳精神納入「健康醫院」認證基準條文中,強化並普及醫院對於用電、用水之節能、醫療廢棄物減量及增加綠色採購等多面向之計畫,確保通過認證之醫院能於日常作業中落實節能減碳精神。

減碳救地球,醫界作先鋒
    依宣誓的13%減量目標,到2020年每病床需減少2.052公噸之碳排放量;而根據2017年174家醫院填報減碳資料顯示,在2017年每病床減碳量已達2.055公噸,除已提前達標外,等同於幫助我國種植約445座大安森林公園!而自2018年起,為配合我國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更制定2015年至2020年之減少6.33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目前統計各級醫院填報之各能源整體排碳量,至2019年底共計減碳約5.52萬噸,與階段目標6.33萬公噸相比,達成率目前約87.2%,未來預計可於2020年底完成階段減量目標。

永續健康經營,展現面對新興疾病的行動決心
    氣候變遷影響雨量、溫度和濕度的改變,造成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及病媒的繁衍速度加快。囓齒動物如老鼠所引起的鼠疫、蚊子引發的登革熱、屈公病等都與氣候有著顯著的關係;另外極熱與極冷氣候引起的心血管、呼吸道疾病也是常見的棘手問題。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出,藉由此次COVID-19產生巨大影響,重新審視醫院是否對氣候變遷與新興傳染病有充份的準備,化危機為轉機,讓臺灣成為亞洲推動永續健康醫院最先進的國家,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及健康危害,做好萬全的準備!